2017.08.13 挖掘、发扬、光大传统胡氏文化 福建沙县郑湖乡考察之行
来源:胡宁生
日期:2017-08-14
浏览次数:3595
2017年8月13号,中华胡氏网管理员胡清明和胡安杰,胡绍弟,胡定荣一行4人,驱车一百多公里,奔赴福建沙县郑湖乡的杜坑、南科、大炉、小炉等村,考察了解胡氏后裔生存状况。
沙县胡姓始祖胡标公
胡姓南迁福建沙县,历史追溯始于唐初,记载是胡公纬标,号大著,在唐高祖除乱(公元618年)期间,弃官随闽越王自河南光州固始迁居福建,定居沙县。近1400来,枝繁叶茂,苗裔绵绵,生齿甚繁,他的四子恭、宽、信、敏分支遍布汀州、邵武、崇安、玉溪、沙县和浙江金华兰溪等地。
地处重重丘陵间,植被茂密、山清水秀、远离战事的沙县郑湖乡是胡氏后裔集中居住的古村落。杜坑、南科、大炉、小炉等村90%的村民均为胡姓。
清代民居
清代民居
清代民居内部
清代民居内部
胡清明一行走村串户,广泛交流,深入调研,目睹坐落于杜坑村三斗洋,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清代民居,原民国国大代表胡嘉会住房的“文斗堂”;由登科胡禹积等集资兴建于道光乙酉五年(1825年)二月,位于杜坑村水尾的廊桥“湖山桥”;
现村尾的胡氏宗祠
从现村尾的胡氏宗祠前的小坪上伫立的八块石碑,了解到杜坑村十八位秀才的故事......
胡氏宗祠
快乐合影
满满收获把炎炎夏日给化为似火的热情,辛苦且快乐中,这就是立志于挖掘、发扬、光大传统胡氏文化的胡清明一行的情怀。
本文作者:胡清明
图文:胡清明 编辑:黄山怪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