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中川军胡荣程连长

来源:胡宁生 日期:2016-11-16 浏览次数:1912

摘自:王洪光(南京军区原副司令)《南京保卫战之血性辨识——战场处处呈现着张扬的血性》
泗安—广德方向防御战斗
  太湖南走廊由川军负责防御。川军出川先至河南,后步行转进第三战区华东防线。时任川军第144师参谋长林华均回忆:“四川部队官兵多着草鞋,从南京出发时,天下着大雨,道路泥泞,且以新筑公路是碎石路面,草鞋穿烂,脚也走破”。
抗战中的川军
    在川军某部任职的骆周能也回忆了这段行军,他说:“时正值初冬,而川军仍着夏装,脚蹬草鞋,在崎岖的山路急行军。加之连日阴雨,草鞋磨穿而无更换,不少官兵脚裂出血,休息时用麻线将开裂处缝合,继续赶路!”     时任川军第144师432旅参谋长胡秉璋回忆了几个战斗片段:“时有坦克4辆,步兵在其坦克掩护下冲击,独立第14旅旅长周绍轩见此情况,即命刘克用团长组织敢死队,刘即向身边卫兵连连长胡荣程说:‘你一向号称敢死英雄,今日正是你大显身手的时候,你今天能不能接受这个任务?’胡连长当即站出来说:‘报告团长,能!’并向全连大喊一声:‘国家养兵千日,用在一朝,不怕死的带一束手榴弹,随我来!’排长赵学贵等20多名精壮士兵,各带一束手榴弹,站到胡连长身边。     当敌坦克驶到胡连长身边时,他一跃而起跳上敌坦克,将一束手榴弹塞入敌车洞孔,赵排长也跳上一辆山炮车,把手榴弹投入车厢,敌坦克、炮车立即炸崩......此役,连长胡荣程、排长赵学贵及全连官兵全部为国牺牲。”
    “第146师预伏于两侧的廖静安旅第875团团长潘寅九,率领全团由左路飞驰抄袭,第876团团长杨国安亦身先士卒,由右路横穿而来。敌突遭两翼夹击,欲进不能,欲退不得,不得不拼命反抗”。     “第144师师长郭勋祺手提一支20响连发手枪,率10余手枪兵在阵前指挥营连长作战。几经肉搏,双方伤亡惨重,直到入暮时,敌人方悄悄撤退”。“不期敌一部分汽艇突然由芦苇深处袭来,郭师长腿部负伤,因见情况严重,坚持不下火线,传令军医到桥边为他裹伤”。
  在这个方向上,川军第145师师长饶国华中将牺牲最为壮烈。胡秉璋回忆:“第145师虽竭力据守(泗安),终因众寡悬殊,不得不且战且退。至午后2时许,上中下泗安相继失守,师长饶国华指挥所部退至界牌一线部署死守,与敌相持直到入暮。饶连夜乘车去川军第23集团军总部求援,孰料唐式遵总司令不由分说,对饶严加责怪。饶返回师部感明日敌情严重又无援兵,当晚通令所属旅、团、营及友军宣誓谓:国家养兵是为了保国为民。人谁不死,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今天是我报国之时,阵地在我在,阵地亡我亡,望我官兵不惜一切努力报国,恪尽职守”。“敌人炮兵、步兵在飞机掩护下,如潮水般分路铺天盖地涌来。戴团向侧面山地转移。饶师长见此情景,连声磋叹,立即乘卫士自行车回广德师部,写下致家属及唐总司令、刘湘司令长官的信(遗嘱)。”他遗嘱中的第一句是:“我从七七事变发生之日起,就渴望能到前线杀敌,雪洗国耻,收复失地”。最后一句是:“绝不能在敌人面前屈膝示弱,给中国人丢脸呀!”“他带一个卫兵连向飞机场走去,嘱卫兵铺好卧毯,饶盘脚坐于卧毯中间,面对日军方向大呼:‘威廉第二如此强盛都要灭亡,何你小小日本,将来必亦灭亡!’言罢,饶向敌人方向怒目而视,拔出所佩手枪自杀成仁。左右见亡,无不垂泪。   南京保卫战激战之地主要集中在复廓阵地。所谓复廓,即明城墙(内廓)与明外廓及其之间的地域,是南京保卫战的战术防御地幅。明外廓城墙是在明朝初年朱元璋建完明城后,又在更大地域内建造的。由于周边过长(约120公里),朱元璋在世时未完成,朱棣夺位后又将京城搬到北京,没有好好建造,属“豆腐渣工程”。只有在主要道路上,用砖石砌门,绝大部分都是削坎培土垒起的土城,经近600年风吹雨打,已看不出形状,更不成障碍。但明外廓的选址和走向是极具战术眼光的。在外廓阵地上激战之地是牛首山、淳化镇、高桥门、麒麟门、紫金山、尧化门,各自位居从南、东南、东向南京进攻的主要方向上。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