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雅玲:漂泊在路上的女诗人
来源:胡一宾
日期:2017-11-06
浏览次数:1515
大亚湾作协桑塔报道:苦难可以使人坚强,若放在一个男人身上,可以说是上天赐予的恩惠。但放在一个女人身上,也许是命运不公平的安排。出生在湖南省永州市的这位勤劳、坚强、多才多艺,喜爱文字、画画、游玩、运动的打工女诗人胡雅玲,从1991年开始,她先后在厦门、深圳、福鼎等地打工,做过普工、质检员、仓管等工种。一路走来,胡雅玲用漂泊感受生命,用执著追求文学梦想。
19岁初写诗歌,竟上国家大刊
胡雅玲说,在她12岁时,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在永州市区一家单位上班,因膝下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在农村生活,妻子死后,不得不一人承担起耕作田地和一家人的重担,农闲时便进城早出晚归做点小生意补贴家用。早早懂事的胡雅玲放学回家,和哥哥姐姐抢着做家务,做饭、洗衣、打猪草。那时乡下没有自来水,胡雅玲每天都会早早起床挑着沉重的木水桶,离家门很远的地方去挑水。
后来,哥哥成家,另外立户。姐姐也远嫁他乡,又因感情矛盾竟服毒自杀。情亲的分割与家境的贫寒等因素,让胡雅玲一下子成长起来,初中毕业便放弃学业,她决定走出永州大山,打工挣钱养家,希望让父亲能得到一些安慰,
1991年正月,过完年后的胡雅玲在村里一个姐姐介绍下,踏上了离家千里之遥的福建厦门,开始了打工的征程。她在一家工厂做普工,工种是一个苦力活,需要把材料从仓库搬到车间,有时拉车不够用,还需用肩膀去扛。一天下来,胡雅玲累得全身疼痛,肩膀都红肿起来。下班回来,在寝室用开水把手巾打湿敷在伤口上,莫名的泪水竟慢慢地爬满了胡雅玲一脸。时间一长,想家、孤独、忧伤等情绪笼罩她一身。
为了打花业余时间,胡雅玲一有空便钻进女同事宿舍,借一些书来看。偶然一次发现《星星》诗刊杂志。看着看着,竟拿起笔,也仿这本诗刊杂志的风格写起诗来。胡雅玲根据自己的打工亲历感受,写了一首诗歌,用平信寄给《星星》诗刊。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星星》诗刊竟采用了胡雅玲的那首诗,还给她寄来样刊和稿费。高兴得让胡雅玲好几个晚上都没睡着觉。这之后,胡雅玲的创作激情之火,便燃烧起来,不曾熄灭。胡雅玲告诉记者,那年,她才19岁。
人生风雨路,却心怀诗意不忘创作
没妈的儿子早成家。在厦门工作几年的胡雅玲结识了在同一个城市以画画为生的年轻帅小伙。经过一年多交往,很快步入婚姻殿堂。小伙子姓周,嘴很甜,对胡雅玲也关怀备至。然而,好景不长,结婚不久,丈夫在一天莫名发恼骚,竟对胡雅玲大打出手。
原来,丈夫一家人在婚前隐瞒了一个事实。丈夫犯有间歇性神经病,不发病则安;发病便鸡犬不宁,见人就打。那时,胡雅玲已生怀有孕,善良的她硬把女儿生了下来。有孩就有一个家,她相信苦日子终会熬出头。几年下来,丈夫的病一直不见好转,发病时对她母子也产生强大人身威胁,后来,为了女儿和自身的安全,她和丈夫离婚后,女儿周韬按法律判给丈夫,但她却肩负了养育的责任,带着女儿起漂泊。直至女儿考上大学。
在厦门,胡雅玲说,时间过得真快,风一吹,便是一年。她一呆就是整整15年。这些年,我除了照顾家庭,给丈夫抓药。还要上班挣钱养家,也还要接送小孩上学放学。然而,胡雅玲在困难面前不屈行走,坚强地挺着瘦小的身板,一路向前走。值得为胡雅玲点赞的是,她依然热衷文学,坚持创作。有一年创作诗歌就达一百余首。《诗刊》杂志社有一年举办诗会,特意邀请胡雅玲去北京参会。因放不下小孩和工作,胡雅玲放弃了此次编辑与作者交流的机会。一个人独自躲在家里默默流泪,默默写诗。
胡雅玲为了创作有新的突破,寻找人生新的坐标。2006年夏天,她一人从厦门只身去了广东深圳。一呆就是6年。从事多种工种。让人欣喜的是,在2009年荣获第二届“观音山杯”优秀奖。2012年荣获广州番禺第七届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让人关注的是,胡雅玲除了并没有放弃写作之外,还有漂泊。2013年折身回到福建,打工目标并不是厦门,而是福建福鼎。直到2015年10月又一次漂泊起飞,她在惠州大亚湾停歇下来。
“在福鼎工作两年,我写了大量宣传福鼎文化的散文解集出版了。这是我的一大收获。另外,我的女儿考上了大学,也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一大收获”。胡雅玲对记者说。当记者问她什么时停止漂泊时,她摇摇头,说了一句不知道。话语中充满很多无奈。
计划两年时间,写一部有关大亚湾的书
胡雅玲初到大亚湾就被繁华的工业气息震撼了,没想到大亚湾比亚迪工业区的人流竟让她有意停留下来。对文学痴迷的胡雅玲告诉记者,她在网络上百度大亚湾区作家协会,竟真有这么一个组织,还加了区作协QQQ群,她当时高兴极了。胡雅玲说,在喜欢的地方有自己爱好的圈子,这就够了。
打工二十余年的胡雅玲想在大亚湾创业,她想安静地做一个小商人或小贩。起先在比亚迪工业区卖玉米棒子,一天下来两百多块收入。但要早起去淡水进货,早、中、晚要把货搬来搬去,一天下来,累得她全身几乎散了架。胡雅玲说,没想到做生意这么累。累,我根本不怕,就是没时间顾及创作了。后来,胡雅玲放弃了经商,在西区一家工厂当了一名普通员工。下班后,在出租屋搞起创作。
大亚湾区作协知悉胡雅玲的情况后,很快与她取得联系,并特意召开会议,吸收胡雅玲为大亚湾区作协会员,还热情地接待了她。《大亚湾文艺》主编李洪对她在说,大亚湾是国家技术开发区,对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视的,希望您和的文学朋友来大亚湾发展。我们一起努力把《大亚湾文艺》办好!这让胡雅玲很是感动,她告诉记者,她决定留下来,在这里一边打工挣钱完成女儿大学的学业,一边试着为大亚湾这片正在沐血奋战的土地讴歌、抒写,争取点点滴滴的笔墨组成文字,写成一本书来。
资讯来源:桑塔的博客